未来生猪养殖业由规模化养殖取代传统养殖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在经济贸易繁荣发达的前提下,养猪业的机遇会越来越大,但是挑战也越来越多,竞争也是相当的激烈。据专家预测,养猪生产的地位将发生变化,技术发展将更加迅猛。
今年的优胜劣汰是最明显的一年,有很多养殖户被洗牌出局。市场就是如此的残酷,未来的猪市更是会毫不手软。因为在养猪业进入微利时代以后,在高成本、高风险的压力下,容不得你有丝毫的怠慢。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养猪业将由传统型生产向福利型生产的发展,由数量向质量的发展,由污染型向生态型发展,由耗能型向节能型发展,由分户散养转向区域布局、规模化饲养、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而且这种变化已经在路上。
所以,每位想长久发展的养猪人都应该为长远打算一下,这些变化也许看起来很遥远,但是在市场这个战场上,变幻永存,优胜劣汰永存,我们只能自强不息以求一片乐土。
★现阶段能繁母猪淘汰和补充都相对正常
生猪价格触底后快速反弹,而且已经保持连续六周的上涨记录。因此很多人猜测是否预示着此轮“猪周期”已经结束?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即将来到?
据各大机构报告以及养殖户的反映,养猪业整体上已经走上了盈利的道路,不过鉴于很多不确定因素都无法预测,未来的猪市行情仍然需要谨慎对待。
据相关基层人士表示现阶段能繁母猪淘汰和补充都相对正常,如果起伏不太大的话,未来后市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判断生猪市场价格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供求关系则对阶段性的价格影响是非常大的。从长远来看,中秋节前夕至春节期间,是猪肉消费需求的高峰区间。届时,猪价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因此养殖户们一定要把握好出栏节奏,避免集中出栏打压猪价。
★在仔猪补栏还是增加母猪方面都在“悠着劲”
农业部数据:农业部官网发布7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生猪存栏量环比上涨0.3%,同比下降5.4%;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9.1%。
2014年上半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长达六个月的亏损,不过自从步入七月份以来猪价已经开始了连续上涨的态势,加上养殖户们看好后市诸多的利好因素,仔猪补栏积极性有所增强,但是大部分还是持观望态度。
我们知道上半年的深度亏损主要是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因此淘汰母猪的工作一直未停止过,据监测自2013年3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来同比下滑已维持17个月。随着养殖效益的不断回暖,母猪的补栏意愿也稍有好转。但是由于养殖户对长期猪价不明朗,加上资金压力以及成本压力,大家无论是在仔猪补栏还是增加母猪方面都在“悠着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