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季,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都容易在猪身上发生,极易对养猪构成威胁。夏季猪极易发生的疾病: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母猪产后炎、猪湿疹、温和型猪瘟、猪皮为与肾病综合征、猪弓形体病等。
1.猪链球菌病
1.1发病特征:突然发病,少食或不食,精神不好,常在猪只患感冒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妯血斑点,8日龄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
1.2防治措施:青霉素80-180万国际单位,并配合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连用3天。红霉素25-125万国际单位,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稀释后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天,对化脓性淋巴结炎,应待化脓成熟后切开脓肿,用0.1%阿凡诺清洗后涂擦红霉素软膏或撒上呋喃唑酮粉,并结合应用青霉素治疗。
2.猪附红细胞体病
2.1发病特征:体温升高至42℃,呈稽留热;病猪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尝试降低。
2.2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着重灭蚊或驱蚊。预防免疫掏性疾病的发生可以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在进行阉割、断尾、剪牙时,注意器械的消毒;在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土霉素,800克/吨饲料,连用14天,可降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
3.母猪产后子宫炎
3.1发病特征:母猪产后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萎靡,外阴流出许多脓性淡黄色或灰白色的粘液,并散发出恶臭,多数粘附于会阴部和尾巴上,有时会发生便秘,断奶后不发情或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时间也夫规律,而且地多数母猪发出鸣叫声或不愿接受酷,配种后绝大多数也不会受孕。
3.2防治措施:治疗母猪子宫炎应从两方面着手:在母猪产后注射药物如前列腺素等,促使母猪说快排出胎盘和污物,消灭感染源。子宫冲洗消毒物如宫炎清、子宫净等。配舍中患子宫炎的母猪,可进行多次冲洗,强结合注射提高生活水平素类药物,效果会更好。
4.猪湿疹
4.1发病特征:包性者大多发病突然,病初至时猪的颌下,腹部和会阴两侧目而视皮肤发红,出现如蚕豆大的结节,瘙痒不安,以后则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水泡、丘疹、破裂后常伴有黄色渗出液,结痂及鳞屑等。
4.2防治措施:对包性者可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10-20ml,内服维生素A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各0.5-2g;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0.5-1.5ml;对患部出现潮红、丘疹,可用鱼石脂1g ,水扬酸1g,氧化锌较膏30g,混合后涂擦,每天一次。
5.温各型猪瘟
5.1发病特征:子猪出生后不久,即顽固性腹泻,反反复复,不脱水死亡也消瘦,到后期出现耳朵及全身发紫,或全身有许多出血点,身上发白。母猪感染后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出现食欲减退,但产下的子猪不会吃奶、肌肉震颤、腿外翻、关节肿大、蹄尖着地、走动困难。有的猪发病后,打针就好。停针就反复。
5.2防治措施:治疗温和型猪瘟往往使用大剂量的猪瘟疫苗肌肉注射,闻效慢,易产生僵猪,而腹腔注射猪瘟疫苗,配合倩治疗能大大提高温和型猪瘟的疗效,治愈的猪能够很快恢复良好的生长态势。种猪每年两次注射猪瘟疫苗。对常发生猪瘟的地区要对仔猪进行超前免疫,即仔猪刚刚出生后注射2倍量猪瘟苗,2小时后再吃初乳,55日龄再注射一次2倍量猪瘟苗,也可以在仔猪出生后20日龄和60龄各注射免疫剂量的猪瘟苗2次。
6.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
6.1发病特征:通常发生在11周龄-24周龄的生长育肥猪,部分5周龄-10周龄的保育子猪也可发生。生长育肥猪发病率在2%-10%,发病严重的猪场高达80%,死亡率较低,一般在5%-20%。病猪表现为皮肤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隆起,呈现红色或紫色、中央为黑色的病灶。
6.2防治措施: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猪舍中蚊子密度。注意饲料质量,在饲料中添加优质的霉菌毒素处理剂如“霉消安”等。在喷淋降温时要开启排风扇,降低猪舍湿度。病猪饲料中添加复方抗病毒、抗菌药物如“安泰”等,并用复合醛按1:250浓度稀释进行皮肤喷淋,以减少继发感染。
7.猪弓形体病
7.1发病特征:体温升高高达41.5℃-42℃,呈稽留热。烘便先干结,带有黏液,后期下痢。烘便干燥,被毛逆立,结膜潮红。耳、鼻、后肢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间有出血点。呼吸难,用工呼吸。母猪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两腹股沟之间皮下有大而圆的与周围界线明显的出血黑点。
7.2防治措施: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是磺胺,抗生素类芗无效。对急性病例,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70mg,或甲氧苄胺嘧啶每千克本重14mg,每天2次口服,连用3-4天,由于磺胺嘧啶溶角度较低,较易在尿中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磺胺6甲嘧啶每千克体重20-25mg,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病初使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