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
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都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这两种疾病在各养猪场流行愈来愈严重,并呈现混合感染趋势,很难从临床症状上区别开来,因此习惯上将二者合称为“冬季拉稀病”或“雪风灌肠”。
该类猪病在冬末春初多发,尤其是12月至翌年4月高发,常呈地方性流行。在猪群中如有一头猪发病,数日内可迅速蔓延全群,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哺乳仔猪发病,常会造成大批死亡。
症状
初发病猪群,潜伏期为1-3天,感染后很快传遍猪群,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度死亡为特征。哺乳仔猪病初体温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继而呕吐,发生频繁水样腹泻,随后病猪极度口渴,并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症状,且日龄越小,症状越重,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一般10日龄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病愈仔猪往往生长受阻,体质虚弱。
防控
强化综合免疫 在该病流行前抓好早期预防,每年冬季应全群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一般断奶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每头注射1个剂量,母猪每头注射2个剂量,未断奶仔猪每头注射2个剂量。经产母猪一般在产前一个月接种,断奶仔猪在断奶后10-15天接种。接种部位以后海穴效果为好。
严格饲养管理 要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做好防寒保暖、通风换气工作,保证猪舍清洁干燥,还要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日常要给猪群提供充足的饮水,供给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消毒灭源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尤其对产房要交替使用广谱消毒药严格消毒,注意不从疫区或发病猪场引进猪只。当猪群发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猪,紧急免疫接种,并对猪舍、环境、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切断传染源。
治疗方案
从10月至翌年4月,母猪群每月在饲料中添加肠泰和绿益态,调节肠道微生态,促进益生菌生长,减少病原菌繁殖,预防腹泻,提高产仔成活率,促进母仔健壮。
母猪产后在饲料中添加万乳康和并可清,可有效预防母猪产后感染,促进子宫复原,增加泌乳,保证乳汁质量,并通过母乳防治仔猪腹泻、传染性胃肠炎、黄白痢等病。
新生仔猪于3、7、21日龄分别肌注康特康三针保健;仔猪断奶前3天,每头肌注猪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同时饮用绿益态,增强仔猪免疫功能,防止因断奶等各种应激而诱发腹泻及其它疫病。
对症采用抗生素、强心补液疗法,以缓解饥饿、脱水和酸中毒及继发感染。对大群猪可给予口服补液盐让其自由饮用,也可内服葡萄糖甘氨酸电解质溶液,最大限度地缓减饥饿、脱水和体重减轻。
全群用药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和少量收敛剂以及肠道调节剂,如菲利平+立克常安+肠泰,连用10-15天。对重症混合感染猪在口服补液盐基础上,分别肌注新仔痢金方+全康注射液,同时口服香葛止痢散可取得良好效果。